2011—2020年恩施地区胃癌流行情况及与幽门螺杆菌菌株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根据2011—2020年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胃癌发病与死亡流行情况,以及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菌株感染的相关性,分析此十年间胃癌流行趋势,为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胃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统一的审核与评价标CX-5461 IC50准,在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选择出15个符合要求的肿瘤登记处,汇总所有胃癌发病、死亡人口数据,并按照性别、年龄分层统计其发病率、死亡率。比较恩施自治州下辖恩施市、利川市及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6个县发病标化率及Hp阳性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区胃癌区发病标化率与Hp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男性与女性病标化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和女性胃癌发病化标率平均上升速度分别为4.07%和4.15%,不同性别发病标化率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死亡粗粮与死亡标化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和女性胃癌死亡化标率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3.91%和-4.12%,不同性别死亡标化率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20年50~80年龄段发病率明显高于2011—2015年(P<0.05);且2016—2020年在60~80年龄段死亡率明显低于2011—2015年(P<0.05);两个时间段不同年龄组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一致。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区胃癌区发病标化率与Hp阳性率呈正相关(r=0.473,P<0.05)。结论 2011—2020年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胃癌发病与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胃癌Erdafitinib IC50高发区人口Hp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发区,且Hp新感染率也高于低发RNA Immunoprecipitation (RIP)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