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睡眠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睡眠障碍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老年人中的发生概率要远大于其它人群。目前关于饮食与睡眠的研究中大多关注的是常量营养素、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等。人体微量元素尽管需要的少,然而却对机体各方面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铁、铜、锌、硒和老年睡眠障碍的研究较少且有争议。本研究是一个横断面研究,通过分析NHANES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探讨老年人饮食中铁、铜、锌、硒摄入量与不同类型睡眠障碍和睡眠质量的联系,为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或为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2007-2008年NHANES数据库,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只有一次膳食回顾调查数据的人员、睡眠数据缺失者、不在能量±3倍标准差范围内、BMI数据缺失者,剩余共1358人。本研究中涉及的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教育水平、独居、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能量、咖啡因、铁、铜、锌、硒、睡眠时间、入睡时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睡眠问题、白天倦怠、睡眠质量。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 26、STATA/SE15.1统计软件。当连续变量呈现出正态分布时,我们可以使用均数±标准差来描述它们,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组间的差异。非正态分布时,则使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来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来比较组间差异。分类变量用率Tofacitinib或构成比来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泰勒线性化法加权处理后,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索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下,铁、铜、锌、硒摄入量四分位数分别与睡眠时间、入睡时间、OSA、睡眠问题、白天倦怠、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对象按性别分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究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下,不同性别中四种微量元素摄入量与不同类型睡眠及睡眠质量之间的关联。根据推荐摄入量将四种微量元素各分为两组,采用相乘交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睡眠和睡眠质量下四种微量元素同时存在时的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358人,其中男性703人(51.77%),女性65bio-mimicking phantom5人(48.23%)。单因素和多因素下铁、铜、锌、硒摄入量与睡眠时间、入睡时间、OSA、睡眠问题、白天倦怠、睡眠质量之间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最低分位数相比,第三分位数组中硒摄入量的增加与睡眠时间>8h/night的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其OR(95%CI)分别为0.25(0.13,0.47)、0.28(0.14,0.55)、0.42(0.18,0.97)。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中均显示,与最低分位数相比,最高分位数组中铁摄入量的增加与入睡时间<6min/night的患病风险升高有关,其OR(95%CI)分别为2.28(1.35,3.83)、2.29(1.30,4.05)、1.94(1.17,3.21)。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中均显示,与最低分位数相比,第二、四分位数组中锌摄入量的增加与入睡时间>30min/night的患病风险降低有关。性别分层下铁、铜、锌、硒摄入量与睡眠时间、入睡时间、OSA、睡眠问题、白天倦怠、睡眠质量之间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单因素(未调整)和多因素(调整年龄、种族、教育、独居、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能量、咖啡因)下,女性中锌摄入量的增加会使睡眠时间<7h/night的患病风险降低,呈负相关,最高分位数与最低分位数相比OR(95%CI)为0.38(0.17,0.84)、0.42(0.19,0.93)。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中显示,最高分位数与最低分位数相比,硒摄入量的增加使睡眠时间<7h/night的患病风险降低,呈负相关,OR(95%CI)0.24(0.11,0.49)、0.17(0.06,0.48);第二分位数与最低分位数相比,硒摄入量的增加使睡眠时间>8h/night的患病风险降低,呈负相关,Colforsin研究购买OR(95%CI)0.25(0.08,0.73)、0.27(0.08,0.89)。单因素和多因素中,女性第二分位数与最低分位数相比,锌摄入量的增加与入睡时间>30min/night的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呈负相关,OR(95%CI)为0.46(0.27,0.79)、0.39(0.20,0.78)。结论:铁摄入量的增加可能与入睡时间<6min/night的患病风险升高有关。女性硒摄入量的增加可能与异常睡眠时间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女性锌摄入量增加与睡眠时间<7h/night、入睡时间>30min/night的患病风险降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