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策略。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是用于控制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最主要的两种疫苗。减毒活疫苗可以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但其会保留一定的残余毒力,存在安全风险。灭活疫苗的安全性优于减毒活疫苗,但单独使用时其免疫原性低,免疫保护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在疫苗中添加加强剂或适当的佐剂来增强免疫应答和PRV灭活疫苗的保护效力。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纳米颗粒已在佐剂应用领域展示了较强的应用潜力,但其仍然存在吸附效率低、稳定性差、免疫保护效力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选用锆基MOF Hepatitis B chronicUIO-66为纳米颗粒佐剂,通过在其表面修饰和在分散体系中添加亲水性聚合物来增加其抗原吸附能力和分散稳定性,并进一步对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及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增强效应进行了评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锆基MOF纳米颗粒的构建及其理化性质的表征在本工作中,首先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合成出水稳定性良好的锆基MOF UIO-66(U)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进而在其表面修饰亲水性的聚合物聚丙稀酸(PAA)和聚乙烯亚胺(PEI),将羧基和氨基引入到UIO-66表面,得到U@PAA和U@PEI。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三种NPs的形貌、粒径、电位、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U、U@PAA、U@PEI NPs均呈菱形八面体结构,尺寸均匀且小于200 nm,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其次,以小分子DNA和大分子蛋白为模型抗原验证了三种NPs的吸附能力,吸附率分别为61.7%、75.6%和66.9%。最后探究了三种NPs在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分散稳定性,并进一步在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的聚合物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卡波姆)来改善其在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其中卡波姆(Carbopol)的稳定效果最好。Carbopol分散的三种NPs(U-Car、U@PAACar、U@PEI-Car)可在生理盐水中稳定存放两个月以上。(2)锆基MOF纳米佐剂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探究为了评估工作一中构建的U、U@PAA、U@PEI三种NPs作为疫苗佐剂的潜力,本章系统探究了上述NPs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首先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凝血两项、血栓弹力图、溶血实验、红细胞形态评估了三种NPs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三种NPs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凝血功能正常,但是U和U@PEI NPs会引起明显溶血,严重破坏红细胞的形态,而U@PAA NPs则不会。其次通过器官组织Entinostat切片、血常规实验评估了三种NPs的体内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三种NPs均不会引起明显的组织损伤或异常,血常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随后将工作一中筛选出的分散稳定的U-Car、U@PAA-Car、U@PEI-Car佐剂与伪狂犬抗原混合配制疫苗并注射到小鼠体内,观察注射部位局部炎症反应。U-Car和U@PEI-Car佐剂会引起注射部位的轻微炎症,而U@PAA-Car佐剂则不会。结合体内外生物相容性和炎症反应实验结果,在后续实验中将选用U@PAA-Car作为佐剂,并通过体外模拟实验研究了U@PAA NPs的可降解性。(3)锆基MOF纳米佐剂的体内免疫增强效应及其机制探究Carbopol除了可以作为稳定剂使MOF NPs在缓冲溶液中稳定,还可以作为佐剂提高抗原的免疫应答,本章将进一步研究U@PAA-Car纳米复合佐剂对猪伪狂犬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不同佐剂(U@PAA-Car、U@PAA、Carbopol、Alum、双相201)与伪狂犬抗原配苗后注射到小鼠体内,通过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脾细胞增殖及攻毒实验评价U@PAA-Car复合佐剂的免疫增强效应,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U@PAA-Car复合佐剂显著增强了小鼠抗体水平滴度、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和脾细胞增殖效率,诱导了较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对小鼠攻毒保护率高达90%。随后对仔猪进行免疫并攻毒,通过观察仔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体温变化进一步评估了U@PAA-Car佐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免疫的仔猪攻毒后无发病、无明显临床症状且体温始终没有超过41℃,U@PAA-Car复合佐剂对仔猪的保护率为100%。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聚合物表面修饰以及选择Carbopol作为稳定剂构建了U@PAA-Car复合佐剂,证实了其在体内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增强的免疫效应,初Dibutyryl-cAMP分子式步掌握了U@PAA-Car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及其机制,并为新型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