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过敏性鼻炎合剂对常年性肺脾气虚型鼻鼽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过敏性鼻炎合剂治疗常年性肺脾气虚型鼻鼽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针药联合治疗常年性肺脾气虚型鼻鼽的中医特色方案。方法:收集来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并施以不同治法:分别予单纯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简称针刺组)、单用过敏性鼻炎合剂治疗(简称中药www.selleck.cn/products/MLN8237组)及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过敏性鼻炎合剂治疗(简称针药组)。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并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期的鼻眼部症状评分(四分法)、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RQLQ),记录3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FN-γ、IL-4)水平变化情况的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1、基线比较: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常年性肺脾气虚型鼻鼽患者,在治疗期间共脱落8例,最终针药组38例,中药组36例,针刺组38例。治疗前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鼻眼部症状评分(四分法)、RQLQ评分和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IFN-γ、IL-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综合疗效比较:三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常年性肺脾气虚型鼻鼽患者的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组患者治疗4周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2.1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1.57%,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7.78%,经秩和检验得出:χ~2=14.477,P=0.001<0.05,说明治疗4周后3组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1)针药组Vs针刺组:P=0.043<0.05,(2)针药组Vs中药组:P=0.001<0.05,(3)针刺组Vs中药组P=0.557>0.05;说明治疗4周后针药联合治疗常年性肺脾气虚型鼻鼽近期疗效优于单独针刺蝶腭神经节和单用过敏性鼻炎合剂,单用过敏性鼻炎合剂与单独针刺蝶腭神经节疗效相当。3、鼻眼部症状评分(四分法)比较:3组患者治疗4周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3组组内患者GSK126抑制剂TNSS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3组患者的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眼痒、流泪症状均得到改善。经方差分析(F检验)得出,治疗4周后P=0.000<0.05,随访3个月后P=0.004<0.05,说明治疗后各组鼻眼部症状评分差异存在显著性;通过组间两两比较LSD-t检验,均显示针药组的鼻眼部症状改善程度较其余两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针刺组差异不明显(P>0.05)。4、RQLQ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4周后,经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3组患者RQLQ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3组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情感反应、实际问题、鼻眼部症状等各项生活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经方差分析(F检验)得出:治疗4周后P=0.000<0.05,随访3个月后P=0.001<0.05,说明治疗后和随访期各组的RQLQ总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通过组间两两比较LSD-t检验,针药组的RQLQ改善程度较其余两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针刺组各项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相当;随访3个月后各组虽RQLQ评分稍有回升,但仍较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DMARDs (biologic)学意义(P<0.05)。5、血清炎症因子IFN-γ、IL-4水平比较:治疗4周后发现3组患者血清中的IFN-γ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4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P<0.05,说明治疗前后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针药组血清中IFN-γ升高程度较其余两组更明显(P<0.05),IL-4降低程度较其余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在治疗期间医者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危急情况。结论:1、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过敏性鼻炎合剂治疗常年性肺脾气虚型鼻鼽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鼻眼部症状(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眼痒、流泪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针药联合治疗在降低鼻眼部症状评分(四分法)、RQLQ评分方面优于单独针刺蝶腭神经节和单用过敏性鼻炎合剂。其疗效机制可能与上调IFN-γ、降低IL-4有关,调节Th1/Th2平衡轴,从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3、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过敏性鼻炎合剂治疗常年性肺脾气虚型鼻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