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Biopsy needle的 观察针刺背俞穴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失眠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2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混悬液诱导失眠模型。SCH772984纯度造模2 d后,针刺组予以针刺双侧“肺俞”“脾俞”“心俞”“肝俞”“肾俞”,留针10 min,每日1次,治疗7 d;西药组予以艾司唑仑水溶液(0.08 mg/mL)灌胃治疗(剂量为0.558 mg/kg),每日1次,治疗7 d;其余各组大鼠只被捉抓和固定,不予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态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水平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较差,昼夜节律消失,白天BMS-907351供应商活动增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和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一般状态有所改善,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西药组比较,针刺组大鼠一般状况及脑组织中PI3K、Akt的mRNA升高较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背俞穴可升高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保护神经细胞,从而改善大鼠失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