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铅、镉人工抗原制备及免疫检测体系的建立

饲料中重金属铅、镉污染不仅影响动物健康,通过在动物体内累积及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因此需要严格监控饲料及食品中铅、镉的残留Q-VD-Oph分子式量。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方法相对于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势,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重金属人工抗体的制备是研究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制备铅、镉人工抗原,对其进行纯化鉴定,免疫Balb/c小鼠,探究血清多克隆抗体的产生与小鼠免疫周期和免疫剂量之间的关系,制备抗铅、镉单克隆抗体。1.铅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通过碳二亚胺法制备两种铅人工抗原BSA-EDTA-Pb~(2+)和BSA-DTPA-Pb~(2+),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SDS-PAGE、BCA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制备的两种人工抗原进行鉴定,确定两种人工抗原均制备成功,BSA-EDTA-Pb~(2+)、BSA-DTPA-Pb~(2+)的偶联率分别为8.5:1、11.9:1。选择偶联率更好的BSA-DTPA-Pb~(2+)免疫Balb/c小鼠,5次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16000,对间接ELISA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后测得IC_(50)为46.55 ng/m L,且与Ba~(2+)、Fe~(3+)、Zn~(2+)和Cd~(2+)均不产生交叉反应。2.镉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通过Mechanistic toxicology物理法制备两种人工抗原BSA-EDTA-Cd~(2+)和BSA-DTPA-Cd~(2+),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SDS-PAGE、BCA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制备的两种人工抗原进行鉴定,证明两种人工抗原均制备成功,BSA-EDTA-Cd~(2+)、BSA-DTPA-Cd~(2+)的偶联率分别为14.2:1、21.6:1。使用两种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4次免疫后小鼠多抗血清效价达到1:25600,BSA-EDTA-Cd~(2+)组整体血清效价高于BSA-DTPA-Cd~(2+)组,BSA-EDTA-Cd~(2+)组和BSA-DTPA-Cd~(2+)组血清的IC_(50)分别为208.88 ng/m L和83.91 ng/m L,且两组血清与其它金属离子均不产生交叉反应。3.Cd~(2+)人工抗原免疫模型的建立通过物理法制备人工抗原KLH-EDTA-Cd~(2+),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Bradford法以及ICP-MS对制备的人工抗原进行鉴定,确定人工抗原制备成功,使用KLH-EDTA-Cd~(2+)免疫小鼠,通过对不同免疫周期(2、3和4周)和不同免疫剂量(25、50和100μg/只)的小鼠血清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免疫周期为4周、注射剂量为50μg组的小鼠血清效价最高,且其血清灵敏度为41.17 ng/m L,不与Ba~(2+)、Fe~(3+)、Zn~(2+)和Pb~(2+)产生交叉反应。4.铅、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选择使用BSA-DTPA-Pb~(2+)和KMEK抑制剂LH-EDTA-Cd~(2+)免疫的效价最高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试验,细胞融合率可达到86.46%,成功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铅、镉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1G1、1H12;通过体内培养法大量培养杂交瘤细胞,产生的铅、镉单克隆抗体效价均达到了1:6.4×10~4以上,IC_(50)值分别为123.67 ng/m L和91.68 ng/m L,与其它离子不存在交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