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化合物尤其是二氮杂环化合物是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常用骨架,因此探究合成杂环化合物的方法是有机化学家长期以来的研究目标。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除了全合成方法外,还包括闭环复分解、环化、重排等反应。尽管化学家仍在探索一些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但目前这些方法含有特殊官能团,需要通过多个步骤制备。基于以上研究,作者发现原料易得、合成简单的咪唑啉可以GSI-IX纯度作为1,5-偶极GSKJ4说明书体,并在过渡金属催化下与联烯胺进行反应。对此,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章节进行展开: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环加成反应和联烯胺环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是合成碳(杂)环化合物特别是构建中大环体系的碳(杂)环骨架的重要方法,其中偶极环加成是环加成反应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加热、光照或者过渡金属催化下能够成环;对于联烯胺主要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下的联烯胺环加成反应,联烯胺上的氮原子具有给电子效应,不仅使中心碳原子化学活性提高,并且让联烯胺有更多的反应可能性和区域选择性。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在过渡金属催化下咪唑啉与联烯胺的[5+2]环加成反应,选择性生成两种体系的氮杂环骨架:在金催化下,化学选择性生成[5+2]环加成反应,得到1,4-二氮杂环产物;在铁催化下,高度立体选择性生成[5+2]-傅克烷基化串联反应,得到了结构新颖的1,4-二氮杂二环[4.3.1]癸烷产物。同时也优化了反应条件,得到了一系列产率优良的产物。此外,作者通过条件筛选,尝试了其他不同类型的联烯,其中烷氧基联烯能得到目Sediment microbiome标产物;对于咪唑啉同系物六氢嘧啶也能发生类似的[6+2]环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此课题通过设计一系列控制实验和氘代实验,证明在反应过程中水起到了质子转移催化剂的关键的作用。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基础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化合物的数据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