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及Enasidenib心脏毒性反应发生情况,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监测心脏毒性反应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75例临床资料。根据入组时表阿霉素累积剂量,将75例患者分为<300 mg组32例,300~600 mg组23例,>600 mg组20例。3组患者均于每个化疗周期开始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左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比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E/Em比值、心率、Tei指数;行12导联心电图,记录ST、T波改变及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发生情况;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3组化疗期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比较每组患者首次化疗与末次化疗时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E/A比值、舒张早期Em波、E/Em比值、心律、Tei指数及血清CK、CK-MB水平。结果 75例患者化疗期间发生心电图异常37例,其中>600 mg组16例,300~600 mg组12例,<300 mg组9例。3组心电图Torin 1作用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8,P=0.001),>600 mg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80.0%)高于<300 mg组(28.1%)(χ~2=13.270,P<0.001)。>600 mg组患者末次化疗时Em [(9.60±1.37)cm/s]低于首次化疗时[(10.70±1.43)cm/s](t=2.0bioorthogonal catalysis93,P=0.043),E/Em(9.15±1.75)、Tei指数(0.40±0.04)均高于首次化疗时(7.90±1.86、0.37±0.03)(t=2.198,P=0.034;t=2.518,P=0.016),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E/A、心律及血清CK、CK-MB水平与首次化疗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600 mg组、<300 mg组末次化疗时心脏超声参数及CK、CK-MB水平与首次化疗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易发生心脏毒性反应,累积剂量>600 mg者可发生左心室功能损伤,行超声心动图联合12导联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早期评估心脏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