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测量方法对血压分级的影响

目的:分析诊室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不同诊室血压测量次数及取值方法对诊Berzosertib供应商室血压分级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因高血压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 105例门诊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前2次测量血压数值相差>5 mmHg分为诊室血压波动大组及非诊室血压波动大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基线特点,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诊室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其中451例患者在诊室血压测量后被建议并成功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不同诊室血压测量方法得到的诊室血压分级的准确率。结果:对2 105例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3;95%CI为1.11~1.59,P=0.002)、有高血压家族史(OR=1.24;95%CI为1.03~1.48,P=0.022)、首次测量血压分级高(Ⅰ级:OR=1.72,95%CI为1.38~2.13,P<0.001;Ⅱ级:OR=2.31,95%CI为1.81~2.95,P<0.001;Ⅲ级:OR=3.75,95%CI为2.72~5.17,P<0.001)是诊室血压波动大的危险因素。分析成功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451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白天均值分级及诊室血压分级结果,运用非参数检验发现第2、3次测量血压均值的分级准确率(53.4%)最高(P<0.001),《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全球高血压实践Torin 1指南》建议的诊室血压水平分级的准确率高于《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1.2%vs 45.9%,P=0.002)。结论:女性、有高血压家族史、首次测量血压分级高是诊室血压波动大的危险因素。第2、3次血压测量的均值在评估诊室血压水平分级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建议在每次就诊时,所有患者均进行3次血压测量,取第2、medical level3次测量血压均值作为诊室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