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董氏三其穴干预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丰富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方案,为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住院部中风后便秘患者6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参考“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第十版便秘针刺方法进行选穴及针刺,每天针刺1次,连续针刺6天后休息1天,6天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组选用董氏三其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频次及疗程同对照组?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便秘评分量表(Wexner)、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以及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干预前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各项观察指标(Wexner、PAC-QOL、CSBMs)的情况。干预结束后,比较E-616452分子量两组患者Wexner、PAC-QOL、CSBMs的情况,通过观察指标的数据统计,比较两种方法干预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董氏三其穴在中风后便秘治疗中的运用价值。结果:Gefitinib molecular weight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年龄、病程、中风Sublingual immunotherapy类型、干预前的Wexner评分、PAC-QOL评分、CSBMs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Wexner评分、PAC-QOL评分、CSBMs次数组内进行比较,Wexner评分、PAC-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下降,CSBMs次数均比干预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3.经过干预,观察组的Wexner评分、PAC-QOL评分和CSBMs次数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结束后,分析两组疗效:对照组治愈率3.57%,显效率32.14%,有效率46.43%,无效率17.86%,总有效率82.14%;观察组治愈率13.79%,显效率48.27%,有效率31.03%,无效率6.89%,总有效率93.1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针刺董氏三其穴能有效缓解中风后便秘患者症状。结论:1.董氏三其穴结合普通针刺和普通针刺干预中风后便秘均有较好效果;2.董氏三其穴结合普通针刺干预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3.董氏三其穴能有效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症状,可以为中风后便秘患者丰富治疗方案,为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提供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