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目的目前尚无特殊生物标志物辅助胆管癌的诊断。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胆汁钙卫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在胆管癌诊断中的潜在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诊治的胆管癌(34例)患者和胆总管结石(78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胆汁标本。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胆汁中钙卫蛋白、血红蛋白、乳铁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对于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medical herbs-Whitney U检验。对于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De Long检验比较不同ROC曲线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与胆总管结石组比较,胆管癌患者胆汁中钙卫蛋白水平升高(4795.50 vs411.16,ng/m L,Z=5.572,P<0.001),同时氯离子水平升高(115.70 vs 106.60,mmol/L,Z=2.702,P<0.01)。进一步将胆管癌分为高位胆管癌和低位胆管癌,两组钙卫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9,P>0.05)。胆汁钙卫蛋白水平与胆汁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乳铁蛋白浓度和转铁蛋白浓度具有相关selleckchem Vorinostat性(r值分别为0.316、0.353、0.464、0.416,P<0.05)。ROC结果示Belumosudil半抑制浓度胆汁钙卫蛋白、血CA19-9水平以及两者联合对诊断胆管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胆汁钙卫蛋白水平预测胆管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较高,同时单独使用胆汁钙卫蛋白水平预测胆管癌与胆汁钙卫蛋白水平联合血CA19-9水平预测胆管癌比较无差异。与胆总管结石组比较,胆管癌组患者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总胆红素及肝酶(如ALT、AST、ALP)水平更高,提示胆管癌组患者炎症反应及胆道梗阻情况更严重。营养指标如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和白蛋白水平在胆管癌组患者更低,提示胆管癌患者存在肿瘤消耗状况。胆管癌组患者外周血CEA水平和CA19-9水平更高。结论1.与胆总管结石组比较,胆管癌组患者胆汁氯化物水平更高,提示胆汁氯化物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胆管癌组患者胆汁钙卫蛋白水平高于胆总管结石组,高位和低位胆管癌组患者胆汁钙卫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提示胆汁钙卫蛋白水平与胆管癌相关,但与胆管癌的部位无关。3.胆管癌组患者胆汁钙卫蛋白水平与胆汁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乳铁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胆汁钙卫蛋白水平预测胆管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较高,提示胆汁钙卫蛋白水平对胆管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胆汁钙卫蛋白可能成为胆管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