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情况,总NSC125066作用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肺结核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总结药物使用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36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用药以一线抗结核药物用药为主,主要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和链霉素(STR),对于初治患者,强化期用药方案为RIF+INH+EMB+PZA,占比79.72%,对于复治患者,用药以RIF+INH+EMB+STR(20.28%)及RIF+INH+EMB+PZA+STR(7.78%)为主,初治涂阳患者可用RIF+INH(28.3BLZ9453%)进行继续期治疗,对于复治涂阳患者继续期主要采用RIF+INH+EMB(71.66%)治疗;36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74例,发生率为20.56%;Label-free immunosensor其中年龄≥60岁、间断治疗、复治、吸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遵医嘱一直服药、初治、不吸烟患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类型较多,多为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遵医嘱情况、患者类型、吸烟与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