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证素辨证法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组合特点,总结临床辨证分型,尝试为临床辨证诊疗提供新的认识和更多参考依据。方法:参照《证素辨证学》制定符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临床特点的中医证素辨Liproxstatin-1体内证量表。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将收集的患者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基础疾病等信息录入量表,建立数据库,按照“证候辨证素”规定的权值计算证素积分,提取证素,使用SPSS 2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依据高频证素分布及组合特点总结证型。结果:1.共收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老年患者病例1 8 3例,剔除1 6例不符合证素诊断阈值的病例,有效收录167例。2.中医证素情况:共提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self medication房颤动患者中医证素16个。其中病位证素6个:心>肺>肾>脾>肝>胸膈;病性证素共有10个:气虚>阳虚>血瘀>血虚>水停>阴虚>痰>湿>饮>气滞。3.中医病位证素分布特点:肾、脾病位在不同年龄阶段分布有差异(P<0.05),肺、肾、脾病位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分布有差异(P<0.05),肾、脾病位在不同房颤类型间分布有差异(P<0.05)。4.selleck Adezmapimod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特点:血虚、水停病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分布有差异(P<0.05),阳虚、血虚、水停、痰病性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分布有差异(P<0.05),水停、痰病性在不同房颤类型间分布有差异(P<0.05)。5.中医证素组合特点:(1)出现频率大于15%的病位证素组合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心、心+肺+肾+脾、心+肺。(2)病性证素组合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阳虚+血瘀、气虚+血瘀、气虚+阴虚、气虚+阳虚+水停+血瘀。(3)主要病位+病性证素组合:心气虚血瘀证,心气阴两虚证,心气不足、阳虚血瘀证(可兼见痰、湿),瘀阻心肺证、气阳两虚证,心肾气阳两虚证(可兼见血瘀、阴虚、血虚),心肺脾肾亏虚、阳虚水泛证(常兼见血瘀、痰、饮)。结论: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主要病位在心,并涉及肺、肾、脾病位,常见心肺、心肺脾肾多脏共病。2.病位证素随着年龄增长从心、肺演变到心肺脾肾四脏;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由心→心肺→心肺脾肾转变;随着房颤发作频率增加和持续的时间延长逐渐累及到脾、肾。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总属本虚标实,以虚证为主,虚实夹杂。气虚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阳虚、血瘀、水停、痰、湿、饮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血虚亦在该合并病中占有重要位置。4.血虚、水停病性证素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突出;阳虚、血虚、水停、痰病性证素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而更为严重;水停、痰病性证素随着房颤发作频率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突出。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证候分布复杂、多样,主要中医证型有:心气虚血瘀证,心气阴两虚证,心气不足、阳虚血瘀证(可兼见痰、湿),瘀阻心肺、气阳两虚证,心肾气阳两虚证(可兼见血瘀、阴虚、血虚),心肺脾肾亏虚、阳虚水泛证(常兼见血瘀、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