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类+铂类+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比较紫杉醇类+铂类+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三药方案)与铂类+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两药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包括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E7080生率、化疗后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为临床新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1.在Pub Med、Embase、Cocha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从建库至2023年2月公开发表的报道紫杉醇类+铂类+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相关文献。2.依据事先制定好的纳排标准,采用Endnote X9软件对检索文献进行管理。去除重复文献后,阅读题目及摘要后进行第一次筛查,然后通过阅读剩余文献全文进行再次筛查,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3.采用预先设计好的EXCEL表格对所需数据进行提取。4.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5.采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逐一剔除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Stata 11行Egger’s检验来判断发表偏倚。结果:1.纳入研究基本情况: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4篇,共LGK-974核磁纳入725例患者,其中三药方案组365例,两药方案组360例。2.有效性分析:三药方案组客观缓解率高于两药方案组(RR=1.50,95%CI:1.27-1.78,P<0.001);两组疾病控制率(RR=1.08,95%CI:1.00-1.18,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R0切除率(RR=1.11,95%CI:0.99-1.24,P=0.08)无统计学差异。在行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亚组中,两组R0切除率(RR=1.03,95%CI:0.87-1.23,P=0.70)无统计学差异;在行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亚组中,两组R0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RR=1.03,95%CI:0.97-1.10,P=0.28)。三药方案组无进展生存期长于两药方案组(HR=0.58,95%CI:0Faculty of pharmaceutical medicine.41-0.83,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HR=0.81,95%CI:0.51-1.30,P=0.39)。3.安全性分析: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三药方案组中性粒细胞减少(RR=1.38,95%CI:1.02-1.87,P=0.03)、血小板减少(RR=2.82,95%CI:1.09-7.33,P=0.03)发生率均高于两药方案组。两组白细胞减少(RR=1.82,95%CI:1.01-3.30,P=0.05)、贫血(RR=1.44,95%CI:0.79-2.65,P=0.23)、恶心(RR=1.49,95%CI:0.85-2.63,P=0.17)、呕吐(RR=2.74,95%CI:0.95-7.95,P=0.06)、腹泻(RR=1.72,95%CI:0.69-4.32,P=0.25)、疲劳(RR=1.42,95%CI:0.69-2.91,P=0.35)、食欲不振(RR=1.31,95%CI:0.72-2.39,P=0.37)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1.17,95%CI:0.87-1.57,P=0.31)无统计学差异。4.发表偏倚:因本研究纳入研究在10篇以下,故未绘制漏斗图进行偏倚分析。采用Stata 11进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P=0.055),疾病控制率(P=0.390),R0切除率(P=0.093)均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1.在有效性方面,与铂类+氟尿嘧啶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相比,紫杉醇类药物+铂类+氟尿嘧啶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能提高客观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但在疾病控制率、R0切除率、总生存期方面并没有显示出优势。2.在安全性方面,三药方案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更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