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损伤特点的研究

目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作为社会认知的核心组成成分,影响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体预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理论损伤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有助于理解精神分裂症背后的精神病理和认知损伤的规律,为针对性的康复干预、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供重要理论借鉴。本研究采用心理理论的经典范式,并根据实验设计需求做出相关改动,旨在对患者心理理论的不同JNJ-42756493成分进行测量,同时结合相关人口学信息和临床量表,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理论的不同阶段、成分和错误类型的损伤特点,揭示患者的心理理论损伤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并探索患者的面部情绪识别对心理理论的表现是否存在特异性影响。方法:1.调查研究:招募符合纳排标准的32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对基本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相关资料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2.实验研究:通过两个行为学实验(Yoni任务和MASC-C任务),采用方差分析、独立rehabilitation medicine样本t检验、潜在剖面分析、网络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等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oM损伤特点、临床相关性和面部情绪识别对心理理论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1.调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测验和数字记忆广度等神经认知能力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2.实验研究:(1)实验一:(1)控制了物理条件后,患者组在所有阶段和成分的ToM上均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情感b ToM(简单情感)除外(p=0.063);(2)精神分裂症群体内部的ToM表现存在三个潜在类别:完整型、二阶损伤型和全面损伤型,且阳性症状(F=4.390,p=0.022)和阴性症状(F=3.5,p=0.045)在这三个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3)网络分析显示,一阶认知ToM与阳性症状成负相关;二阶情感a ToM与阴性症状成负相关;符号编码测验、二阶认知ToM和二阶情感b ToM的具有较高的中心性。(2)实验二:(1)在掩盖和显示表情的两种条件下,健康对照在ToM正确数、ToM不足和没有ToM上表现均好于患者组(p<0.05),而过度ToM只在显示表情的时表现出显著的组间差异(Z=-1.984,p=0.047);同时,患者组表现出更高的ToM不足的错误百分比(t=2.527,p=0.015),而健康对照的过度ToM的错误百分比更高(t=-2.247,p=0.030);(2)患者的ToM不足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ho=0.5-0.7);(3)有无表情的ToM表现的差值并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oM损伤整体来说是相对全面且深刻的,表现在不同阶段、成分和错误损伤倾向上。且二阶情感ToM的损伤主要体现在复杂情感上,ToM不足是患者更容易做更多出的错误选择。同时患者群体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ToM损伤类型,并在症状表现上存在差异。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oM损伤与其临床所表现出的症状存在相关性。其中,阳性症状与认知ToM表现有关,阴性症状与情感ToM表现有关,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都与ToM不足有关。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oM损伤与处理速度和工作记忆等神经认知的表现水平有关。4.是否对面部表情进行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ToM的具体表现以及ToM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但总体而言,患者的ToM损伤与面部情绪识别的损伤是可能是相对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