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和骨密度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背景:许多临床研究观察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和骨密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和骨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因果遗传尚不清楚。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和骨密度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从遗传学的角度对潜在的机制提供有意义的见解,为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公开数据库中筛选出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P <5×10-8)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研究结局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症、5个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包括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足跟骨密度以及前臂骨密度。逆方差加权法为该研究评Xanthan biopolymer估因果效应的主要分析方法,文章采用加权中位数法、简单中位数法、加权中值方法和MR-Egger回归用于补充说明,以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及骨密度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Cochran’s Q检验异质性,利用MR-Egger-intercept检验是否存在水平多效性。结果与结论:(1)逆方差加权法结果表明遗传预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呈正相关(OR=1.123,95%CI:1.077-1.171,P=4.02×10-8),异质性检验表明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不存在异质性(P=0.388),MR-Egger-intercept检验未检测到水平多效性(P=0.571),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结果没有产生偏倚。(2)类风湿性关节炎与5个部位的骨密度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显示如下:全身骨密度(OR=1.000,95%JQ1 molecular weightCI:0.988-1.012,P=0.925)、腰椎骨密度(OR=0.999,95%CI:0.982-1.016,P=0.937)、股骨颈骨密度(OR=1.001,95%CI:0.986-1.016,P=0.866)、足跟骨密度(OR=0.996,95%CI:0.989-1.004,P=0.419)、前臂骨密度(OR=1.063,95%CI:0.970-1.031,P=0.BAY 73-4506体内996)。MR-Egger-intercept分析未检测到潜在的水平多效性(全身骨密度:P=0.253;腰椎骨密度:P=0.638;股骨颈骨密度:P=0.553;足跟骨密度:P=0.444;前臂骨密度:P=0.079)。(3)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通过慢性炎症与骨的形成、骨溶解和吸收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骨质疏松症,此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身体内的自身抗体(如抗瓜氨酸蛋白抗体)阳性也与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4)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身免疫水平的系统性炎症指标、糖皮质激素的规范使用以及定期进行骨质疏松症风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