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不同植入时机对牙周病患者前牙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牙周病患者前牙拔除后种植体不同植入时机对手术结局、美学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对该类患者修复时机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种植体植入修复前牙的71例(86颗种植体)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种植体植入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即刻种植组(拔牙后6 h内)、早期种植组(拔牙后6 h后7 d内)和延期种植组(拔牙后7 d后) 3组selleck合成。修复后随访3年,比较3组种植体种植成功率、牙周探诊深度、红色美学(PES)评分、骨吸收量等参数。结果 本研究71例研究对象共种植86颗种植体,其中即刻种植组25例(29颗),早期种植组22例(27颗),延期种植组24例(30颗),种植成功79颗,总种植成功率为91.86%;其中即刻种植组种植成功率为93.10%(27/29),早期种植组为92.59%(25/27),延期种植组为90.00%(2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7, P=0.185)。3组种植体植入时、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牙周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种植体植入时PES评分、骨吸收量,组间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即刻种植组PES评分均高于早期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即刻种植组骨吸收量低于早selleck HPLC期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P<0.05),术后24个月、36个月时3组间骨吸收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种植体即刻植入与择期植入对种植成功率与牙周探诊深度影响不大,但即刻植入可减少手术次数,减轻组Biomass burning织损伤程度,降低早期骨吸收量,提升植入体长期稳定性和软组织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