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益气升阳法治疗对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ARS评分、QMG评分、MG-ADL评分、MG-QOL1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以及对患者血清学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该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1)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中医院脑病中心门诊及住院部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患者120例(年龄不限),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基础病的plasma biomarkers患者,在入组前均继续维持原方案。西医组按照患者病情使用溴比斯的明、醋酸泼尼松等西药常规治疗。中医组以益气升阳法为治则行中药治疗。中西组的治疗方法是西医常规治疗,另外加上益气升阳治疗。疗程为6个月。(2)分别对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对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量表进行治疗前测定,分别于治疗3月、6月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ARS评分、QMG评分、MG-ADL评分、MG-QOL15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的ARS评分、QMG评分、MG-ADL评分、MG-QOL15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患者经治疗后ARS评分、QMG评分、MG-ADL评分、MGselleck激酶抑制剂-QOL15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中医、西医两组患者CRS评分的差Bemcentinib使用方法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相互对比以及三组在CAS评分、QMG评分、MG-ADL评分、MG-QOL15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上,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6月后,三组患者在ARS评分、QMG评分、MG-ADL评分、MG-QOL15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上均有差异(P<0.05)。(2)疗程中,各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升阳法治疗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MG-ARS评分、QMG评分、MG-ADL评分、MG-QOL15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对脾胃虚损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质量等有改善作用,随疗程的进行,疗效更为显著,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可以使患者获益更多。并且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