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泵注射甲氧明和多巴胺对全身麻醉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冠心病患者脑组织氧饱和度(SctO_2)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介入手术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冠心病患者[40~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甲氧明组(A组)和多巴胺组(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于手selleck术麻醉诱导完成后至支架植入时分别持续静脉泵注射甲氧明(0.5~3μg/kg~(-1).min~(-1))、多巴胺(0.5~10μg/kg~(-1).min~(-1)),使血压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20%。围术期采用Fore-Sight脑部血氧饱和度监护仪监测SctO_2,ICON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监测心肺功能。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完成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开始10 min(T5)、球囊置入时(T6)、支架植入时(T7)、手术结束时(T8)的Sct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搏出量(SV)、系统血管阻力(SVR)、每搏变异(SVV)、收缩力指数(ICON)、射血前期(PMEM modified Eagle’s mediumEP)时间、收缩时间比(STR)变化以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T0~T8时点SctO_2、MAP、SVV,T2~T7时点CO、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T7时点HR高于A组(P<0.05);两组间T1时点SVR均低于T0时点,且T2~T6时点A组SVR高于B组(P<0.05);两组间T1时点ICON值较T0时点减少,PEP时间、STR较T0时点增高(P>0.05),T2~T8时LXH254点ICON、PEP时间、ST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静脉泵注射甲氧明和多巴胺,均可维持全身麻醉下接受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冠心病患者SctO_2和血流动力学平稳,但甲氧明能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降低HR,减少心脏做功,降低心脏并发症发生,对冠心病患者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