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赞刺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及对5-羟色胺的影响

目的:brain pathologies1.探讨与口服泛昔洛伟加加巴喷丁相比,火针赞刺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相对安全性以及火针赞刺法对血清中5-HT的调控作用;2.探讨火针赞刺法与泛昔洛韦之间是否具有联合作用。方法: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121例证属肝经郁Vorinostat采购热型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火针赞刺组:行火针赞刺法,隔日一次,共4次;药物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加巴喷丁;火针赞刺联合泛昔洛韦组:火针赞刺治疗隔日一次;泛昔洛韦:0.25g/次,3次/日。疗程为7天。比较各组VAS评分、症状体征积分、修订综合疗效、5-羟色胺水平、镇痛需求、不良反应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变化以及组间的差异,并分析火针赞刺组症PF-6463922化学结构状体征积分与血清中5-H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各组VAS评分均下降,火针赞刺联合泛昔洛韦组优于火针赞刺组及药物对照组(P<0.01),火针赞刺组优于药物对照组(P<0.01);2.各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下降,火针赞刺联合泛昔洛韦组优于火针赞刺组及药物对照组(P<0.01),火针赞刺组优于药物对照组(P<0.01);3.修订综合疗效:三组疗效依次为火针赞刺联合泛昔洛韦组(99.94%)、火针赞刺组(94.9%)、药物对照组(9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各组5-HT水平均降低,火针赞刺联合泛昔洛韦组和火针赞刺组的下降值均优于药物对照组(P<0.01),火针赞刺组和火针赞刺联合泛昔洛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药物对照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36.6%)明显高于火针赞刺组(15.4%)和火针赞刺联合泛昔洛韦组(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药物对照组镇痛需求(63.4%)高于火针赞刺联合泛昔洛韦组(36.6%)及火针赞刺组(3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火针赞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低于药物对照组(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火针赞刺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与血清中5-HT水平具有相关性(r=0.759,P=0.000)。结论:1.火针赞刺法相对于药物在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上更具优势,同时减少了镇痛药物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其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5-HT的水平有关;2.火针赞刺疗法与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之间具有联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