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滴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两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肠道寄生虫,具有人兽共患性。可以感染包括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多种宿主,也可以通过水源、粪便、口腔等多种途经传播。这两种寄生虫可引起免疫正常的动物发生自限性腹泻;然而,如果免疫能力较差或有免疫缺陷的动物感染这两种寄生虫,则可能引起持续水样腹泻,最终导致死亡。这两种病寄生虫主要通过粪便-口腔传播,同时,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饮用被污染的水也可引起感染。近几年宠物行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宠物保有量持续升高。众所周知,犬作为重要的伴侣动物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难以避免的增加了人类感染动物携带的寄生虫的风险,给宠物主人的健康带来威胁。然而五毛滴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在宠物犬身上流行和潜在的动物传染病却少有报道。为了解宠物犬五毛滴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河南宠物犬中的虫种、基因型、流行情况和人兽共患风险,本研究采集了来自河南省6个地区的1393份宠物犬粪便样品,进行基于SSU r RNA基因位点的巢式PCR扩增,结果发现26份五毛滴虫阳性样品,总感染率为1.87%(26/1393)。不同采样点的五毛滴虫感染率为0.84%-2.50%,感染率在统计学上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郑州时宠物犬的五毛滴虫感染率最高,为2.50%。通过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鉴定出2种五毛滴虫基因型:CC1(17/26)和CC2(9/26),此两种基因型均为人兽共患型。从1393份宠物犬粪便样品中根据地区、性别、月龄、品种随机选出569份样品进行基于ITS基因位点的巢式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得到198份阳性样品,总感染率为34.80%(198/569)。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6种ITS基因型:TypeⅣ(24/198)、HenanⅤ(13/198)、Ebp C(19/198)、CD 5(34/198)、CD 9(25/198)、Pt EbⅨ(83/198),其中4种为常见的基因型TypeⅣ、HenanⅤ、Ebp C和Pt EbⅨ,Pt EbⅨ为优势基因型,TypeⅣ、HenanⅤ和Ebp C为人兽共患型。基于16S rRNA测序结果分析健康犬感染五毛滴虫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发现,感染犬五毛滴虫的犬只肠道Alpha多样性中物种丰富度相关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物种多样性显著升高,在门水平上,阳性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在属水平上,普氏菌属(Prevo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lgx818.htmltella)、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负性振动杆菌属(Negativibacillus)、比伯斯坦杆菌属(Bibersteinia)、泰泽氏菌属(TImage guided biopsyyzzerella)、Uminococcus torques group、Selli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阳性组优势菌属。PCo A分析表明,阳性组与对照组宠物犬粪便中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明显分离,形成了差异显著的肠道菌群聚类,这表明健康犬感染五毛滴虫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感染犬五毛滴虫的犬只肠道中有害细菌(梭杆菌属、芽孢杆菌属、Tyzzerella、比伯斯坦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犬只感染犬五毛滴虫后后,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肠道菌群结构会发生改变,同时有害细菌相对丰度上升。综上,本研究中犬感染的两种五毛滴虫和三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具有人兽共患风险,提示这两种肠道原虫在宠物与人之间有相互传播的可能性,给未来对此两种寄生虫进行有效的临床防控提供了selleckchem Roxadustat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义;五毛滴虫犬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肠道菌群结构会发生改变,同时有害细菌相对丰度上升,为研究五毛滴虫感染对宠物犬肠道菌群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