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浓度梯度对香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为探究氮浓度梯度对香稻品种苗期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沙培条件下以香粳稻品种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N20(20 mg/L)、30(30 mg/L)、N40(40 mg/L)、N50(50 mg/L)、N60(60 mg/L)共5种氮浓度梯度,研究其对香稻苗期生长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抗氧化酶活性、蛋白质含量等的变化规律,并对与氮素水平显著相关的指标和形态学指标进行Z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氮浓度的升高,硝酸还原酶(NBehavioral medicine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和Alisertib研究购买蛋白质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于N50水平下最高。随着氮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在N40水平下最低,POD活性在N30水平下最低。丙二醛含量在低氮(N30以下)水平显著高于高氮(N40以上)。氮素水平在N40~N60的处理组相关指标综合评价的总和(∑Z_(i))为正值,其中,N50处理水平的∑Z_(i)值最高(10.201),N60和N40处理水平的∑Z_(i)较高(3.181和1.641)。综合来看,在N40~N60的氮素水平下可以保证稻花香2号苗期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但低于或者高于N50水平均会对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产生一定抑Nirmatrelvir试剂制,并且低于N40水平会显著增加丙二醛的积累,故50 mg/L的氮质量浓度最有益于稻花香2号幼苗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