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Colforsin溶解度21年8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CHB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24和48周的中医证候积分,并在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应答率。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2、24和48周检测两组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24和48周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应答率为92.50%(37/40),高于西药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24和48周的selleck产品HBV-DNA、AST、ALT、TBIL、GGT、IL-1β、IL-4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12、24和48周的HBV-DNA、AST、ALT、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西药组,治疗24、48周tumou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s的TBIL、GGT水平低于西药组,治疗48周的IL-4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与西药组(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疾病进展事件发生率为2.50%(1/40),低于西药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抗病毒治疗能促进CHB患者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应答率,其可能通过改善肝功能与抑制IL-1β、IL-4和TNF-α水平达到治疗目的,能控制疾病进展事件发生风险,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