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小鼠模型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种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白血病的疾病。尽管在生物学角度上人们越来越了解MDS,包括在最近7年中发现了40多个与MDS相关的基因,但这些认识尚未转化到临床治疗及应用。近年来建立的MDS动物模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模拟人类MDS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上仍有一定的限度。一个单一的模型很难模拟MDS的所有特征,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的MDS模型。方法在对遗传多样性小鼠种群(Collaborative Cross,CC)进行研究时,发现CC小鼠种群中JUN小鼠品系存在异常的血液学特征。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表型和病理GSK1349572浓度鉴定,采用血细胞计数,流式分析,涂片等技术手段比较外周血和骨髓中各细胞群的变化。结果在SPF级环境中,JUN小鼠相对较瘦,但状态表现良好健康。然而,在普通级环境中,JUN小鼠精神萎靡,毛发变黄,大便疏松,容易感染。进一步研究发现JUN小鼠血细胞减少,这是由于骨髓中多能祖细胞分化发育异常所致。这些异常表型是MDS的共同特征。结论研究表明JUN小鼠品系患有自发骨髓增生异Custom Antibody Services常综合征,与现有的MDS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自发发展成MDS的优点,与转基因小鼠模型相比,该模型的发生发展更接近于人类MDSEPZ-6438分子量。JUN小鼠可成为研究MDS发病机制和新药评价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