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临床危险因素及中医证素分布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为缺血性卒中AR患者的中西医防治提供治疗依据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共168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即予以口服常规剂量阿司匹林100mg,7天之后行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以0%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cc950-sodium-salt.html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8例急性缺血卒中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者39例,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23.2%,阿司匹林敏感组129例,阿司匹林敏感患者占76.8%。2.AR组与AS组患者在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multiple infections)、糖化血红蛋白(Hb AlcRapamyci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肌酐(CRE)、尿酸(UA)及吸烟、高血压、卒中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服用高血压血压药物构成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与AS组在体质指数(BMI)、LDL-C(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PG)、冠心病并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构成比之间有着显著差异(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2.551,95%CI:1.742-3.737,P<0.05)、2型糖尿病病史(OR:3.651,95%CI:1.391-9.581,P<0.05)是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AR组证素分布频率AR组6种证候要素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痰湿、内风、气虚、内火、阴虚,分别占比53.8%、38.5%、20.5%、17.9%、12.8%。AS组6种中医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血瘀、内风、内火、气虚、阴虚,分别占比为58.9%、46.5%、44.2%、26.4%、23.3%、15.5%。AR组与AS组各证素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素组合分布以双证素和三证素分布为主,各证素组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部分缺血性卒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一定比率的阿司匹林抵抗。2.BMI、LDL-C、Hcy、FPG、冠心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R患者的危险因素,其中BMI及2型糖尿病史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急性缺血性卒中AR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痰湿、血瘀、内风为主,虽然与A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也提示痰湿、血瘀患者更容易发生AR。AR组与AS组在证素分布组合中以双证素和三证素分布居多,由此可见AR的发生是由多种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