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膜脂肪组织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作为房颤节律控制的有效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维持窦性心律和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有效识别高复发风险人群对实现房颤治疗策略的精准化、提高射频消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作为心肌和脏层心包之间一种代谢活跃的内脏脂肪组织,因其与心肌直接接触,没有任何筋膜分隔,可通过心房脂肪浸润、分泌促纤维化脂肪因子、释放炎症介质、调节自主神经等机制促进房颤的发生发展。关于EAT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是现阶段医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左心房及肺静脉造影(左心房增强CT)测量的房颤患者总EAT以及左房EAT的体积和密度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旨在寻找能够预测复发的无创性影像学标记物,帮助临床制定个体Evolutionary biology化治疗策略,提高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入选2020年01月-2021年12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行射频消融术并于术前完善左心房及肺静脉造影检查的房颤患者,利用3D slicer软件分别测量患者的左房EAT体积、密度和总EAT体积、密度,并通过门诊及住院系统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情况。根据术后1年随访期内房颤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与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EAT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左房EAT及总EAT的体积和密度是否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房颤复发的价值。结果:本研究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患者,最终纳入124名患者[年龄(66.18±10.35)岁,男性48.4%],其中阵发性房颤80例(64.5%),随访1年后,有34例患者出现复发(27.4%)。复发组患者年龄(69.71±8.12vs.64.84±10.82岁,P=0.019)、左房内径(LAD)(41.76±5.27vs.39.81±4.70 mm,P=0.048)、总EAT密度(-85.33±4.57vs.-87.34±4.49HU,P=0.028)、左房EAT密度(-76.92±4.57vs.-80.82±5.14 HU,P<0.001)、左房EAT体积(12.00±4.52vs.9.71±3.66 cm~3,P=0.004)均高于未复发组,总EAT体积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1)。未复发组和复发组左房EAT密度均显著大于总EAT密度(-80.82±5.14vs.-87.34±4.49 HU,P<0.001;-76.92±4.57vs.-85.33±4.57 HU,P<0.001)。EA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左房EAT体积与LAD存在中等强度正相关(r=0.586,P<0.001)。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年龄、LAD、左房EAT密度、左房EAT体积、和总EAT密度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70,95%CI:1.008-1.135,P=0.026)、左房EAT体积(OR=1.231,95%CI:1.066-1.420,P=0.005)和左房EAT密度(OR=1.177,95%CI:1.045-1.326,P=0.007)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显示年龄、左房EAT体积、左房EAT密度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1、0.659和0.72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5岁、10.93 cm~3、-78.44 HU,左房EAT体积和密度联合预测房颤复发的AUC为0.760,加入年龄后三指标联合预测房颤复发的AUC可达0.798。结论:年龄、左房EAT体积和左房EAT密度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Imidazole ketone erastin体外合可增加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该研究结果表明左房EAT可作为预测房颤复发的无创性影像学标记物,帮助临床优化治疗策略,提高射FG-4592浓度频消融成功率。还可作为二级预防筛选出需重点随访的人群,强化管理以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