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膜脂肪定量及其炎症状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目的评估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心外膜脂肪局部分泌的炎症因子水平HDV infection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260例患者行64排双源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测定EATV,同期行外周血脂肪因子、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检测。其中180例经DSA造影确诊冠心病,80例(包含40例瓣膜病术前检查病例)排除明显冠状动脉狭窄为对照组。180例冠心病患者经CTA图像测定斑块重构指数、脂质体积、钙化体积及纤维体积,并分析其与EATV的相关性。180例冠心病患者中4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采集心外膜、胸腔内脂肪组织,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瘦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冠心病组EATV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121.2±40.6)mm~3比(74.7±18.1)mm~3,P=0.01]。(2)冠心病组内分析显示,血管正性重构患者(n=80)的EATV明显高于无重构及负重构患者(n=100)[(97.6±42.0)cm~3比(75.5±25.4)cm~3,P=0.01];脂质体积与EATV呈明显正相关(r=0.34,P=0.002),而斑块纤维体积与EATV呈负相关(r=-0.30,P=0.00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V是影响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95%CI:1.30~2.32,P=0.01)。(4)行CABG术的40例冠心病患者与40例非冠心病患者比较,心外膜脂肪瘦素、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免疫活性均较高(P<0.01),胸腔内脂肪瘦素、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elleck AG-221(P>0.05)。(5)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瘦素、MMPCHIR-990219水平及EATV与斑块脂质体积、纤维体积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EATV与冠心病斑块易损性指标相关,且独立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心外膜炎症因子分泌量较非冠心病患者及胸廓内脂肪显著增加,心外膜炎症因子分泌量与EATV呈正相关,两者均是影响血管正性重构的因素。控制心外膜脂肪数量的增加及炎症状态将有助于降低斑块的易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