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特利尔病变部位分型的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回肠末段型(L1)、结肠型(L2)及回结肠型(L3)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疾病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2022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8CBT-p informed skills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1型CD患者66例,L2型CD患者20例,L3型CD患者9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分析3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1、L2和L3型CD患者临床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部分临床特征预测CD病变部位的效能。结果 L1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L3组患者(P <0.05)。L1组患者黏液脓血便构成比低于L2和L3组患者(P <0.05)。L1组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低于L3组患者(P <0.05)。L1组患者肛周病变构成比低于L2和L3组患者(P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2型CD[■(95%CI:1.004,1.031)]和L3型CD[■(95%CI:1.016,1.037)]与CD疾病活动指数(CDAI)相关(P <0.05),L3型CD[■(95%CI:2.390,2ZD1839分子量1.018)]与肛周病变风险增加相关(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L1型CD比较,当血沉为29.50 mm/h时,L2型C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95%CI:0.579,0.868),此时预测L2型CD敏感性为77.8%(95%CI:0.519,0.926Bemcentinib分子式),特异性为64.1%(95%CI:0.510,0.754);当血小板计数取临界值307×10~9/L时,L3型CD的AUC为0.702(95%CI:0.618,0.785),此时预测L3型CD敏感性为72.3%(95%CI:0.602,0.826),特异性为65.2%(95%CI:0.554,0.752)。结论 L1型、L2型及L3型C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疾病行为等均存在差异,基于这些特征将有助于鉴别CD患者的不同病变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