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性粒细胞调节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与机制

目的:从调节中性粒细胞角度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与机制。方法:1.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采用每日新鲜配制的3%DSS溶液予以小鼠自由饮用,连续七天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模成功后,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治疗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小鼠每kg体重用药80mg、40mg、20mg配制治疗药物进行灌胃处理。2.观察小鼠每日进食量、体质量、大便形状、便血情况及各组死亡率情况,并进行DAI评分;小鼠结肠组织经HE染色后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通过口服管饲法给予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萄糖(FITC-dextran),观察小鼠结肠黏膜通透性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及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3.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清、结肠组织中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XCL1、CXCL2及粪便中MPO、ELANE、MMP-8、MMP-9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MPO、ELANE、MMP-8、MMP-9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PAD4、Cit H3、MPO的表达变化。4.所有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资料用x~—±s表示,各组数据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最小显著差异(LSD)方法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能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损伤程度,改善结肠黏膜通透性,降低DAI、CMDI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恢复体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有明显治疗效果。2.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治疗组高、中剂量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明显(P<0.05,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差别。Mes组效果介于BAEB中、低剂量组之间。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各治疗组及Me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抗炎细胞因子IL-4水平均上升,其中BAEB高剂量组效果明显(P<0.05),Mes组与BAEB中、低剂量组效果相当,且与正常组水平无差异。BAEB高剂量组IL-10水平上升(P<0.01)且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P<0.01)。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能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恢复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3.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各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XCL1、CXCL2水平均LXH254下降,其中以高、中剂量组下降明显(P<0.05、P<0.01),低剂量组、模型组与Mes组差异不明显。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可以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肠道组织内浸润数量发挥抑制炎作用。4.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高、中剂量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PO、ELANE、MMP-8和MMP-9阳性表达下降(P<0.05)。结肠组织中PAD4、Cit H3、MPO的表达水平下降,以高剂量组明显Canagliflozin浓度(P<0.01)。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高、中剂量治疗组均明显降低粪便中MPO、ELANE、MMP-8、MMP-9的含量下降(P<0.05、P<0.01)。BAEB低剂量治疗组及Mes组差异不明显。结论:经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治疗后,可明显改善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疾病表现,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恢复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减少PMN趋化因子表达,调节PMN浸润。减少结肠组织中NET形成的关键蛋白表达,减少结肠组织及粪便中NET颗bioorthogonal catalysis粒蛋白的含量。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在结肠组织中的活动及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释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