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皮试原则对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CBI)的适用性。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使用CBI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既Medicare Health Outcomes Survey往过敏史、CBI皮试情况和结果、过敏情况。根据研究目的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比较3大组别((1)皮试阴性组和未皮试组;(2)既往有过敏史组和既往无过敏史组;(3)既往青霉素、头孢过敏史组和既往非青霉素、头孢过敏史组)使用CBI后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纳入病例7 771例,共用5种CBI,皮试率81.09%(6 302/7 771)。皮试阳性率0.VEGFR抑制剂11%(7/6 302),既往青霉素皮试阳性或过敏患者皮试阳性率85.71%(6/7)。过敏20例(17例为速发型过敏反应,3例为迟发型过敏反应),主要症状均为皮疹和瘙痒,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好转,后期改用其他种类抗菌药物,均未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患者中既往有过敏史患者8例(含青霉素、头孢过敏5例);皮试阴性组过敏率0.25%(16/6 295),未皮试组过敏率0.27%(4/1 469),2组过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过敏史组过敏率均比既往无过敏史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既往青霉素、头孢过敏史组和既往非青霉素、头孢过敏史组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皮试对CBI过敏反应无明显的预测价值,但对既往有过敏史患者有参考价值。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CBI发生过敏的风险比既往无过敏史的患者高,其他过敏原导Fer-1纯度致过敏的风险并不亚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皮试原则总体适用于CBI,但最适皮试液浓度及过敏原风险评估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