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缓解期面部表情识别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发作期、抑郁发作期及缓解期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准确率、反应时间及归类错误差异,Mirdametinib供应商了解不同时期的双相障碍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功能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包含四组,分别为双相躁狂组、双相抑郁组、双相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23人,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衡可比。其中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符合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的诊断标准。所有被试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杨氏躁狂量表评估。面部表情刺激材料从《中国情绪面孔系统》中的负、中、正性面部表情图片中选取,实验范式为经典的学习-再认任务,使用自行设计的面部表情识别软件呈现实验范式并记录行为学数据;使用SPSS 2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结果:1.BD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反应时间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均P>0.05)。与BD抑郁发作期患者相比,BD缓解期患者面部表情总识别反应时间(P<0.05)和恐惧表情(P<0.05)识别反应时间明显延长,BD躁狂发作期患者愤怒表情识别反应时间(P<0.05)和恐惧表情识别反应时间(P<0.05)也明显延长。2.BD躁狂发作期患者恐惧表情识别准确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BD躁狂发作期患者面部表情识别总准确率和愉快表情识别准确率均低于BD缓解期患者(均P<0.05)。四组被试对愤怒、悲伤和厌恶表情的识别准确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3.四组被试对中性、悲伤、厌恶和愤怒表情的归类困难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相比于健康对照和BD缓解期患者,BD躁狂发作期患者更易将愉快(P>0.05)和恐惧(P>0.05)表情识别成中性表情。4.相关性分析显示,面部表情总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识别反应时间与HAMD评分(r=-0.246,P=0.018)和轻躁狂发作次数(r=-0.257,P=0.033)呈负相关,与年龄(r=0.296,P=0.004)、首次出现症状年龄(r=0.350,P=0.003)、首次就诊年龄(r=0.337,P=0.005)和躁狂发作次数(r=0.299,P=0.012)呈正相关;愉快表情识别反应时间与首次就诊年龄(r=0.259,P=0.032)和躁狂发作次数(r=0.243,P=0.044)呈正相关;中性表情识别反应时间与YMRS评分呈正相关(r=0.249,P=0.017);悲伤表情识别反应时间与轻躁狂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270,P=0.025),与躁狂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439,P<0.001);愤怒表情识别反应时间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207,P=0.047),与年龄(r=0.445,P<0.001)、首次出现症状年龄(r=0.393,P=0.001PI3K/Akt/mTOR抑制剂)、首次就诊年龄(r=0.354,P=0.003)和病程(r=0.263,P=0.029)呈正相关;恐惧表情识别反应时间与YMRS(r=0.207,P=0.048)和HAMD评分(r=0.301,P=0.004)呈正相关。面部表情识别总准确率与YMRS评分呈负相关(r=-0.351,P=0.001);愉快表情准确率与YMRS评分(r=-0.265,P=0.011)和住院次数(r=-0.247,P=0.040)呈负相关;中性表情准确率与YMRS评分呈负相关(r=-0.259,P=0.013);悲伤表情准确率与躁狂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286,P=0.017);愤怒表情准确率与YMRS评分呈负相关(r=-0.308,P=0.003);厌恶表情准确率与YMRS评分呈负相关(r=-0.226,P=0.030);恐惧表情准确率与YMRS评分(r=-0.277,P=0.007)、自杀次数(r=-0.382,P=0.020)和住院次数(r=-0.239,P=0.048)呈负相关。厌恶表情反应时间与临床特征、YMRS和HAMD评分均无相关性(r=-0.221~0.205,均P>0.05)。研究结论:1.BD躁狂发作期患者恐惧表情识别准确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且面部表情识别总准确率和愉快表情识别准确率显著低于BD缓解期患者;2.BD患者面部表情识别反应时间与健康人群相比无显著差异,但与BD抑郁发作期患者相比,BD缓解期患者总识别反应时间和恐惧表情识别反应时间与BD躁狂发作期患者的愤怒和恐惧表情识别反应时间均明显延长;3.相比于健康对照和BD缓解期患者,BD躁狂发作期患者更易将愉快和恐惧表情识别成中性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