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Low grade prostate biopsy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就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患者,随访截至2021年7月31日,以全因死亡为随访终点。根据随访预后分为存活组75例和死亡组16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死亡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值均高于存活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值低于存活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用MLN4924临床试验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D>3MDV3100.8μg/ml、PT>13.7 s和INR>1.2是aSAH术后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D、PT和INR增高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