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20年,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截至2021年11月8日,中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97885例,死亡病例为4636例;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250015789例,死亡病例为5052148例,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医疗服务体系面临巨大挑战。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也可能会影响其他法定传染病的发生;儿童免疫力低,免疫系统训练少,疫苗接种覆盖率降低,因此,儿童是传染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存在流行的可能。本研究旨在从发病和就诊两个层面上,深入探究疫情防控政策对儿童传染病发病及就诊趋势的影响,为同类传染病的一体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登记系统和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选取2018-01-01至2021-12-31期间济南市发生百日咳、流感、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手足口病、水痘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等8种传染病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描述发病和就诊的时间趋势及分布特征,进而采用断点回归,分析疫情防控政策对儿童传染病发病和就诊趋势的影响,并用安慰剂断点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本研究纳入95909例传染病儿童,其中64230(66.970%)例在防控政策实施前发病,31679(33.030%)例在防控政策实施后发病,防控政策实施后传染病总体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在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传染病儿童共有29768例,占其门诊量的13.483%,其中防控政策实施前传染病总就诊量为21419(15.507%)例,防控政策实施后传染病总就诊量为8349(10.101%)例,在防控政策实施后传染病总体就诊人数及其构成比明显减少。传染病总体情况:初步流行病学分析表明,防控政策的实施影响了传染病的分布。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7.848,P<0.001);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8.874,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χ2=12.627,P<0.001)、城乡分布(χ2=154.069,P<0.001)、季节分布(χ2=3381.623,P<0.001)和传染病分类(χ2=99.693,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传染病总体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减少1760 人(95%CI:-2868.831,-652.942),Navitocl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同样,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77,P<0.001);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538,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χ2=38.772,P<0.001)、城乡分布(χ2=61.658,P<0.001)、季节分布(χ2=2502.708,P<0.001)和传染病分类(χ2=24.624,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传染病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降低5.937%(95%CI:-10.295,-1.5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呼吸道传染病:初步流行病学分析表明,防控政策的实施影响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分布。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6.445,P<0.001);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4.604,P<0.001);季节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811,P<0.001);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种类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164,P<0.001);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瞬时减少1093人(95%CI:-1560.398,-626.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χ2=86.218,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6.293,P=0.012)、城乡分布(χ2=12.878,P<0.001)、季节分布(χ2=29.419,P<0.001)和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种类(χ2=549.356,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呼吸道传染病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降低3.750%(95%CI:-5.581,-1.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防控政策的实施也影响了百日咳、流感、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分布,具体结果如下:(1)百日咳: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32,P=0.022);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10.049,P=0.002)、城乡分布(χ2=15.280,P<0.001)和季节分布(χ2=123.346,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百日咳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减少57人(95%CI:-99.477,-14.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9)。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CSF-1R抑制剂计学意义(χ2=14.235,P=0.003);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62,P=0.025);季节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040,P<0.001);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百日咳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降低0.501%(95%CI:-0.971,-0.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2)流感: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95,P<0.001);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87.609,P<0.001)、城乡分布(χ2=195.744,P<0.001)和季节分布(χ2=1462.522,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流感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减少618人(95%CI:-999.556,-238.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3,P<0.001);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08,P<0.001);季节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流感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下降4.470%(95%CI:-7.715,-1.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3)猩红热: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48,P=0.019);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7,P=0.002);城乡分布(χ2=22.620,P<0.001)和季节分布(χ2=213.473,P<0.001)等因素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猩红热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减少266人(95%CI:-371.772,-160.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季节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9,P=0.016);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猩红热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降低1.557%(95%CI:-2.320,-0.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水痘: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χ2=8.889,P=0.012)、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4.066,P=0.044)、城乡分布(χ2=59.577,P<0.001)和季节分布(χ2=35.695,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水痘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明显向下的跳跃,瞬时减少146人(95%CI:-284.053,-8.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城乡分布(χ2=8.481,P=0.004)和季节分布(χ2=13.246,P=0.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水痘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向上的跳跃,瞬时增加了 0.445%(95%CI:0.096,0.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5)麻疹: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散居urogenital tract infection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季节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麻疹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未出现明显的跳跃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8)。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性别、人群分类及季节等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麻疹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亦未出现明显的跳跃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6)流行性腮腺炎: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χ2=15.997,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5.494,P=0.019)、季节分布(χ2=116.384,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未出现明显的跳跃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χ2=13.43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流行性腮腺炎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出现向上的跳跃,瞬时增加0.189%(95%CI:0.067,0.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肠道传染病:初步流行病学分析表明,防控政策的实施也影响了肠道传染病的分布。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性别(χ2=4.969,P=0.026)、年龄分布(χ2=789.72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9.408,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20.695,P<0.001)、城乡分布(χ2=230.573,P<0.001)、季节分布(χ2=3645.467,P<0.001)和不同肠道传染病种类(χ2=2833.664,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肠道传染病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未出现明显的跳跃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089,P<0.001);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641,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32.592,P<0.001)、城乡分布(χ2=50.406,P<0.001)、季节分布(χ2=2912.983,P<0.001)和不同肠道传染病种类(χ2=503.377,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肠道传染病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未出现明显的跳跃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防控政策的实施对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手足口病: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936,P<0.001);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37.176,P<0.001)、城乡分布(χ2=69.133,P<0.001)和季节分布(χ2=5746.781,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未出现明显的跳跃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7.823,P<0.001);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39,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82.500,P<0.001)、城乡分布(χ2=43.333,P<0.001)和季节分布(χ2=3322.713,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手足口病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处未出现明显的跳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2)其它感染性腹泻:在发病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性别(χ2=9.952,P=0.002)和年龄分布(χ2=620.90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等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3.674,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72.974,P<0.001)、城乡分布(χ2=224.059,P<0.001)和季节分布(χ2=380.382,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其它感染性腹泻发病人数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未出现明显的跳跃性,政策实施后其它感染性腹泻发病人数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在就诊层面,防控政策实施前后,不同年龄分布(χ2=62.615,P<0.001)、主城区和非主城区分布(χ2=6.432,P=0.011)、城乡分布(χ2=28.269,P<0.001)和季节分布(χ2=21.174,P<0.001)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季节后,断点回归结果提示,其它感染性腹泻就诊构成比在防控政策实施节点未出现明显的跳跃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结论:1.本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不仅影响了新冠疫情也影响了儿童传染病的整体发病趋势,并对其就诊趋势也有一定影响。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能够明显影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其中百日咳、流感、猩红热和水痘等儿童呼吸道传染病在防控政策实施后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百日咳、流感和猩红热的就诊趋势也出现了明显下降。3.本研究未发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对儿童肠道传染病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