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辨证分期应用中药熏洗对湿热下注型肛漏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对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诊断为湿热下注型肛漏并进行挂线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分期熏洗组与普通熏洗组,每组各30例。分期标准参照第9版《病理学》[1]和《肛肠术后创面修复管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2]:炎症期selleckchem SCH727965、肉芽组织生长期、上皮生长期,分为三期。分期熏洗组为初期(术后1-3天)应用熏洗I号方加金银花、蒲公英熏洗;中期(术后4-7天)应用熏洗I号方加血竭、乳香熏洗;后期(术后8-14天)应用熏洗I号方加黄芪、当归熏洗,普通熏洗组直接应用熏洗I号方熏洗。两组均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将两组的术后创面疼痛程度、肛缘水肿程度、创面分泌物渗出量、创面肉芽组织形态、创面面积愈合率及创面immune senescence愈合时间进行记录,并将数据录入IBM 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在术后3、5、7天创面疼痛评分方面,分期熏洗组在缓解术后疼痛较普通熏洗组有明显优势,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和术后14天,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在术后3、5、7天肛缘皮肤水肿程度方面,分期熏洗组优于普通熏洗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天,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在术后3、5、7天创面分泌物渗出量方面,分期熏洗组优于普通熏洗组,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天,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在术后5、7、14天创面肉芽组织形态方面,分期熏洗组与普通熏洗组比较可加速肉芽组织生长,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在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分期熏洗组较普通熏洗组相比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在术后7、14天创面面积愈合率方面,分期熏洗组较普通熏洗组可以加快创面愈合,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两组患者在术后熏洗换药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结论:1.分期熏洗组和普通熏洗组对肛漏术后创面愈合均有效。2.在降低创面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促进肉RepSox芽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