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全PLX-4720供应商景式高密度电解剖标测引导下的低电压区(LVA)基质改良联合传统环肺静脉隔离术(CPVI)对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影响,并明确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7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872例房颤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60)和对照组(n=412),实验组接受左心房低电压区(LVA)基质改良术,对照组接受经验性线性消融术。予患者成功穿刺房间隔后送入星型标测电极(Pentary)至左心房,使用Pentary导管进行高密度电解剖标测,构建左心房及肺静脉的电压图和激动标测图。低电压区定义为在窦性心律下电压<0.5 m V以及在房颤心律下电压<0.3 m V的区域。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术前人口统计学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结果、术中消融参数以及术后结局。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本研究的终点事件为房颤的复发,房颤复发定义为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出现持续时间>30秒的任何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房颤复发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72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0个月,共239例(27.4%)发生房颤复发。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房颤复发率显著更低(24.1%对比31.1%,P=0.022)。亚组分析:在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实验组比对照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降低(28.4%vs 39.8%,Enasidenib试剂P=0.021);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20.2%vs 25.5%,P=0.166)。结论:高密度电解剖标测引导下的低电压区基质改良能够降低房颤复发率,这一效果在非阵发性房颤患者medicine shortage中尤为显著。这些研究结果为针对心房基质异质性的房颤患者的个性化消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