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泻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乳糜泻(Celiac disease,CD)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为CD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一:病例组纳入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诊断为CD的患者46例,同期按性别、年龄、民族1∶1匹配选择46例因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就诊并经筛查排除CD诊断的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D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Ab)、促甲状腺素(TSH)及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的水平。研究二: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中探讨CD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资料提取。Meta分析使用Stata/MP 17.0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软件完成,合并比值比(odds ratio,OR)以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研究一:CD患者血清中anti-TPOAb、anti-TGAb、TSH及FT3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4、FT3、FT4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患者血清中aPLX3397nti-RAD001核磁TPOAb和anti-TGAb的阳性率(14.70%、13.40%)高于对照组(8.70%、8.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患者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阳性率为33.30%,对照组为13.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二:最终纳入13篇文献,结果提示CD患者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风险较对照组增加了3.86倍(OR=3.86,95%CI:3.06-4.87)。此外,CD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较对照组增加了3.81倍(OR=3.81,95%CI:2.83-5.14),但CD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风险未见明显增加。无麸质饮食治疗组与未治疗之间发生甲状腺自身免疫的风险无显著差异(OR=1.09,95%CI:0.74-1.60);CD儿童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的风险(OR=5.45,95%CI:3.71-7.99)高于成人乳糜泻患者(OR=3.15,95%CI:2.34-4.23)。结论:研究一:CD患者血清学中的anti-TPOAb和anti-TG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CD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CD患者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促甲状腺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研究二:CD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对CD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筛查。GFD治疗对CD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进展的影响尚有争议,仍需更大样本量的纵向随访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