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状况,以及影响其心理弹性的各种因素,以期为改善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提高其心理弹性以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混合性研究。量性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抽取乌鲁木齐市某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64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开展横断面调查,使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质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法对16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实施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开展深入的整合和剖析,以期提炼出有价值的主题。结果:量性研究结果:(1)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总分为(58.76±13.69)分,其中坚韧性维度评分为(30.11±7.55)分、力量性维度评分为(19.15±4.99)分、乐观性维度评分为(9.50±2.05)分;(2)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6.30±8.67)分,其中主观支持评分为(20.97±6.48)分、客观支持评分为(9.19±2.64)分、支持利用度评分为(6.14±1.31)分;(3)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2.29±0.75)分,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为(1.90±0.76)分;(4)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53±0.72)分;(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有无暴力行为和家庭照顾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相关性分析显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及自我效能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家庭照顾者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0.05);(7)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无暴力行为和家庭照顾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其中决定系数R~2=0.537,F=26.518,P<0.001;家庭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是影响精社区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其中决定系数R~2=0.889,F=341.878,P<0.001。(8)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总分纳入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χ~2/df=0.047<3,RMSEA=0.000<0.10,SRMR=0.007<0.1,GFI=1.006、CPF-02341066临床试验FI=1.006、NFI=1.000、NNFI=1.014、AGFI=0.999、IFI=1.006,均大于0.900,提示模型拟合情况较好。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主观支持和自我效能对心理弹性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客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有直接影响。质性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共提炼出负性情绪体验、负担、应对方neuroimaging biomarkers式、社会支持、需求5个主题及12个亚主题。其中负性情绪体验包括病耻感、抑郁、焦虑;负担包括照顾、经济负担;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方式、selleckchem IACS-010759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政府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求包括对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对医疗方面的需求。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有无暴力行为和家庭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是影响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应在社区管理中,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建议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其心理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