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地区睡眠模式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索中国城乡社区居民不同睡眠模式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依托于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地区(PURE-China)的数据。所有接受基线入组信息收集的受试者被纳入本研究,排除主要研究指标睡眠时长和心血管疾病史信息缺失以及协变量数据缺失的个Canagliflozin细胞培养体。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数据。睡眠信息和心血管疾病由受试者自我报告。使用以社区为随机效应的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探索睡眠时长和睡眠模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校正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体力活动强度、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习惯、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校正比值比(AOR)和95%置信区间(CI)用以评估关联的强度和精度。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22 297名城immunoturbidimetry assay镇社区和22 006名农村社区受试者。城镇受试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8.14%(1 816/22 297),农村受试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5.36%(1 180/22 006)。对于城镇受试者,与其他睡眠模式相比,夜间睡眠7~8 h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AOR:0.641,95%CI:0.530~0.777),任何时长的午睡均会增加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对于农村居民,睡眠与心血管疾病存在U形关联,睡眠时间过短(<6 h,AOR:2.031,95%CI:1.163~3.546)或过长(≥9 h,AOR:1.493,95%CI:1.056~2.112)均会显著增加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风LGK-974配制险。结论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睡眠模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存在较大差异。应针对不同地区居民的实际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