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探讨头侧与中间入路对治疗肥胖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采用数字化病历浏览器,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收集了2018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总计75例。根据体质指数不同将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其中肥胖组根据不同手术分为头侧入路组与中间入路组,而非肥胖组分为头侧入路组和中间入路组。分别观察比较肥胖和非肥胖不同手术入路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病理资料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头侧入路组和中间入路组与非肥胖头侧入路组和中间入路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术前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以及肿瘤大小等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部位、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以及神经脉管累及等病理学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淋巴结清扫数、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等术后相关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头侧入路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低于中间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总数头侧入路组高于中间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侧入路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中间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肥胖头侧入路组总手术时间少于中间入路组,差SCH727965体内实验剂量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类似与中间入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总数头侧入路低于中间入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侧入路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中间入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rastin0.05)。肥胖和非肥胖患者采用中间入路,在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肥胖患者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和非肥胖患者采用头侧入路,在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肥胖患者相似非肥胖患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头侧入路在治疗肥胖右半结肠癌患者中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等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头侧入路与中间入路治疗肥胖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相当,前者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的优势。3头侧入路在肥胖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