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高血压的性别差异,根据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为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住院确诊为高血压、且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201例青年(年龄≤44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病因构成、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情况、预后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伴发临床疾病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额外收集同期行动态血压监测的青年高血压患者85例,进行动态血压相关参数的分析,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在201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男性138例(68.7%),女性63例(31.3%),男女比例约为2.2:1。2.基本病因组成:原发性高血压137例(68.16%),继发性高血压64例(31.84%),按病因占比由多到少依次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1例(10.45%)、肾实质性高血压18例(8.96%)、肾血管性高血压13例(6.47%),库欣综合征4例(1.9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例(1.49%),甲状腺功能异常3例(1.49%),嗜铬细胞瘤2例(1.00%)。女性组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比例高selleck抑制剂于男性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比例低于男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在201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中,一般发病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依次是:超重和肥胖172例(85.57%),缺乏体力活动159例(79.10%),合并高血压家族史115例(57.21%),高脂饮食107例(53.23%),高钠饮食88例(43.78%),过量饮酒33例(16.42%),糖尿病史15例(7.46%),其中,男性组超重和肥胖、高钠饮食、高脂饮食、缺乏体力活动、过量饮酒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症状:201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以无症状居多,有80例(39.80%),其次是头晕66例(32.84%),头痛39例(19.40%),胸闷25例(12.44%),心悸23例(11.44%),气短19例(9.45%),视物模糊10例(4.98%),恶心、呕吐8例(3.98%),乏力7例(3.48%)。5.实验室检查:男性组甘油三酯、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肌酐、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高于女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均低于女性组(P<0.05)。6.影像学检查:(1)心电图:表现为正常心电图的患者有96例(47.76%),其余依次为:T波倒置或低平73例(36.32%),心律失常28例(13.93%),其中,窦性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心动过速12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心房颤动5例;ST段下移27例(13.43%)、左心室肥厚25例(12.44%),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4.48%),ST段弓背向上抬高5例(2.49%),其中,男性组左心室肥厚的比例高于女性组,分别为(15.9%vs 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超声心动图:男性组的LA、LVDd、IVST、PWT、AO、LVMI值大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肾上腺CT、肾动脉彩超、头CT或MRI、颈部血管超声、腹部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男性组脑梗死、脂肪肝的比例高于女性组,肾动脉狭窄的比例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院期间降压治疗情况:青年高血压患者最常使用的降压药物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64.68%),其余药物依次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48.26%)、β受体阻滞剂(39.30%)、利尿剂(24.88%)、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10.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6.9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6.97%)、αβ受体阻滞剂(2.99%)。男性组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方面多于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情况:在201例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合并血脂异常的有89例(44.28%),男70例,女19例,男性组接受降脂治疗的有58例(82.9%),女性组有11例(57.9%),男性组降脂治疗的比例大于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出院时血压控制情况:201例青年高血压患者出院时平均收缩压为135(128,145)mm Hg,平均舒张压为85(78,95)mm H,血压控制达标的有131例(65.17%),未达标的有70例(34.83%)。10.预后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组高血压3级占比高于女性组,高血压2级占比低于女性组。男性组合并吸烟史、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靶器官损害:青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中居于首位的是颈动脉粥样斑块,有69例(34.33%),其次是左心室肥厚45例(22.39%)、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血肌酐轻度升高16例(7.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1.035,95%CI:1.001-1.070,P=0.045)和RBP(OR=1.039,95CI:1.009-1.071,P=0.012)是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OR=2.225,95%CI:1.226-4.037,P=0.009)和糖尿病(OR=6.296,95%CI:1.508-26.281,P=0.012)是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12.伴发临床疾病:201例青年高血压患者最常伴发的临床疾病是外周动脉狭窄/闭塞,有78例(38.81%),其余疾病依次是:缺血性脑卒中36例(17.9%),糖尿病22例(10.95%),肾功能受损19例(9.45%),心肌梗死12例(5.97%),心绞痛9例(4.48%),慢性心力衰竭5例(2.49%),脑出血4例(1.99%)。其中:男性组合并缺血性卒中、肾功能受损的比例高于女www.selleck.cn/products/Bleomycin-sulfate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动态血压相关参数:85例青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之前的血压昼夜节律以非杓型为主,有44例(51.76%),其余依次是:反杓型节律23例(27.06%)、杓型节律16例(18.82%)、超杓型节律2例(2.35%);最常见的血压类别为持续性高血压,有47例(55.29%),其次为隐蔽性高血压21例(24.71%),白大衣性高血压17例(20.00%)。结论:1.在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年男性继发性病因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较为多见,青年女性继发性病因以肾血管性高血压较为多见。2.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多合并超重和肥胖、高钠、高脂饮食、缺乏体力活动、过量饮酒等危险因素,多伴发缺血性卒中、肾功能受损等临床疾病。3.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是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糖尿病是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4.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以非杓型节律为主,血压表型以持续性高血压为主,无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