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组合针法治疗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才组合针法治疗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三才针刺组。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止痛,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三才针刺组采用基于三才理论的组合针法,即天部采用传统头针配合山元氏新头针,地部采用毫火针劫刺根穴,人部采用揿针埋入后的运动针法。3组均干预4周。3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以及干预结束后2周和4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评估,并在干预前后采集血清P物质(SP)、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Four medical treatisesGRP)水平,测定腓肠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 治疗方法与时间对VAS和ODI存在交互作用(P <0.05),治疗方法及时间对VAS和ODI主效应显著(P <0.05)。3组在干预Puromycin临床试验4周、干预结束2周和4周的VAS和ODI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才针刺组在干预结束2周和4周的VAS评分以及在干预4周、干预结束2周和4周的的ODI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实验室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治疗4周后,除对照组CXCL10、MCV、SCV三项指标外,各组在SP、CXCL1ABT-263研究购买0、CGR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在MCV和SCV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三才针刺组在CXCL10、CGRP水平均低于其余两组(P <0.05),在SP三才针刺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MCV和SCV,三才针刺组均高于其余两组(P <0.05)。结论 三才组合针法能有效干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多项实验室指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