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血供的效能。方法 2019年8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ICC患者,均行RAD001溶解度多层螺旋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诊断富血供为依据,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66例ICC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富血供肿瘤26例和乏血供40例;多层螺旋CT扫描在21例富血供ICC患者动脉期检出病灶Enasidenib试剂,静脉期和延迟期均为持续强化,5例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未出现明显强化;MRI动态增强扫描在24例富血供ICC患者动脉期检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内呈不supporting medium均匀片状强化,2例患者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延迟期表现为均匀性强化;经ROC分析显示,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富血供ICC的AUC为0.869 (95%CI:0.77~0.9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95%CI:59.56~90.56)和95.0%(95%CI:83.96~99.24),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的AUC为0.872(95%CI:0.78~0.9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95%CI:70.07~95.92)和85.0%(95%CI:73.05~94.58)。结论 富血供ICC在多层螺旋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上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髓海不足型与肝肾亏虚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低频振幅研究

目的 采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mpliselleck产品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antibiotic-induced seizuresuation,ALFF)分析法比较髓海不足型与肝肾亏虚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Bafilomycin A1小鼠的脑功能区活动存在的差异,以期为A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同病异治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AD患者60例,其中髓海不足组29例,肝肾亏虚组31例,选取同期年龄相对应的健康老年人36例纳入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分别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ALFF分析法对比三组受试者脑区的ALFF值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髓海不足组患者的右小脑后部、左前扣带回、右前扣带回ALFF值升高(P<0.05),肝肾亏虚组患者的右侧岛叶、左侧岛叶ALFF值升高(P<0.05)。与髓海不足组比较,肝肾亏虚组患者的右小脑后部ALFF值降低(P<0.05)。结论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ALFF分析法可为A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同病异治提供影像学证据。

职业性矽肺患者血常规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职业性矽肺(以下简称“矽肺”)患者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354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矽肺期别分为壹期、贰期和叁期组;按照病程分为≤3、>3~≤6、>6~≤9和>9~≤12年组。采集患者周围血检测血常规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常规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矽肺贰期、叁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矽肺壹期组(P值均<0.05);与矽肺壹期和贰期组比较,矽肺叁期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P值均<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计数均下降(P值均<0.05);矽肺叁期组患者嗜酸细胞百分比低于矽肺壹期组(P<0.05)。与矽肺病程≤3年和>3~≤6年组比较,矽肺病程>6~≤9年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偏低(P<0.05),矽肺病程>6~≤9年和>9~≤12年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偏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偏低(P值均<0.05);与矽肺病程≤3年组比较,矽肺病程>6~9年组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P<0.05),矽肺病程>9~≤12年组患者中性粒细SAG半抑制浓度胞计数升高(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矽肺期别和病程biosilicate cement均为红细胞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性别和首次接尘年龄均为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诊断年龄、接尘时间、首次接尘年龄和合并症均为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性别、合并症、吸烟和矽肺期别均为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不同期别、病程的矽肺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有一定的差异;矽肺期别、病程、性别、年龄、吸烟、合并症、接尘时间和首次接尘年龄均购买Barasertib为矽肺患者血常规指标的影响因素。

石墨化碳黑净化柱结合HPLC-PDA和LC-MS/MS快速检测苹果汁中展青霉素(英文)

基于石墨化碳黑材料制medical screening备了一种固相萃取柱(GCB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PDA)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评估了GCB柱和4种商业化固相萃取柱(Retain AX、PAX、MAX和HLB)的净化效果,并对澄清型苹果汁中影响展青霉素准确定量的杂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苹果汁经上述5种净化柱净化后,大大降低了杂质干扰,色谱图、信噪比和基质效应显著改善。其中,GCB净化为HPLC-PDA分析提供了理想的色谱图,为LC-MS/MS分析提供了可接受VE-822化学结构的基质效应(-14%)、优于HLB寻找更多净化的色谱图以及与Retain AX净化相当的信噪比。建立的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IDA-LC-MS/MS)可以克服基质效应和净化损失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采用HPLC-PDA和SIDALC-MS/MS分析时,GCB净化比HLB净化的方法更灵敏;MAX、HLB和GCB净化均能得到较好的回收率(82%~102%)和较小的相对标准偏差(≤9%)。所开发的GCB净化方法仅需上样和洗脱2步,且在重力作用下过柱仅需10 min,比其他固相萃取净化更简单快捷,净化能力良好。实际样品经GCB柱净化和HPLC-PDA、SIDA-LC-MS/MS分别分析,展青霉素的平均含量为34μg·kg-1。GCB柱较好的净化效果和较低的使用成本将有助于其在展青霉素常规检测中的广泛应用。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于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比较两组检测准确度及血液检测结果[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观察组检出阳性59例、阳性率为98.33%,阴性1例、阴性率为1.67%,检测准确度为98.Docetaxel molecular weight33%(59/60);对照组检出阳性3例、阳性率为5.00%,阴性57例、阴性率为95.00%,检测准确度为95.00%(57/60);两组的检测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DW-CV(21.37±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21±1.04)%,RBC(3.20±0.41)×10~(12)/L、Hb(67.47±5.35)g/L、MCV(68.30±4.77)fl、MCH(16.59±hepatocyte size2.24)pg、MCHC(274.92±10.72)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1±0.31)×10~(12)/Enasidenib体内实验剂量L、(135.35±5.93)g/L、(91.85±3.99)fl、(30.70±1.42)pg、(334.58±9.36)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诊断缺铁性贫血准确且快速,临床价值较高。

感染四项阴性献血者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EB病毒的检测及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感染四项阴性献血者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感染EBV的情况及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荧光PCR技术对500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袋进行EB病毒核酸定量,统计其感染率,并根据EBV的EBNA2与EBNA3C基因连锁多态性及BamHI基因某些片段的保留与缺失通过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检测对EBV阳性标本进行A/B、F/f、C/D分型,分别统计出selleckchem CH-223191各型别的检出率。结果 500例血液制品样本中共有44例检测到有EB病毒DNA拷贝,阳性率为8.8%(44/500)。其中A/B分型中A型检出率为36.36%(16/44),B型检出率为63.64%(28/44),A型和B型混合感染未检出。F/f分型中F型检出率为79.55%(35/44),f型的检出率为2Alisertib化学结构0.45%(9/44),无两型混合感染。C/D分型中C型检出率为70.45%(31/44),D型检出率为29.55%(13/44),无两型混合感染。结论 感染四项阴性献血者输血时有EBV感染virus genetic variation的可能,EBV阳性的样本中,多数以B、C、F型EBV感染为主。

不同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目的:临床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多种多样,其疗效及安全性差异尚不明确,文章旨在比较不同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及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的文献,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10-01符合要求的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制剂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EndNote软件挑选文献,RevMan 5.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2软件对ACR20(美国风湿学会20%缓解率)、ACR50(美国风湿学会50%缓解率)、ACR70(美国风湿学会70%缓解率)、红细胞沉降NSC 125973率及不良反应指标进行直接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39篇,5篇低风险文献,4篇含高风险文献,剩余30篇含有风险未知偏倚,共13种治疗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1)在ACR20方面,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OR=5.54,95%CI:1.33-23.01,P <0.05)、阿巴西普+甲氨蝶呤片(OR=3.21,95%CI:1.13-9.10,P <0.05)、托珠单抗(OR=2.95,95%CI:1.61-5.44,P <0.05)的治疗效果均优于甲氨蝶呤片,且排名靠前;ACR20概率排序结果为:英夫利昔单抗+甲氨蝶呤片>阿巴西普+甲氨蝶呤片>托珠单抗>培塞利珠单抗>依那西普+甲氨蝶呤片。(2)在ACR50方面,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片(OR=4.04,95%CI:2.13-7.66,P <0.05确认细节)、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片(OR=4.79,95%CI:1.19-19.26,P <0.05)、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片(OR=3.54,95%CI:1.36-9.22,P <0.05)治疗效果优于甲氨蝶呤片,且排名靠前;ACR50概率排序结果为:依那西普+甲氨蝶呤片>英夫利昔单抗+甲氨蝶呤片>托珠单抗+甲氨蝶呤片>托珠单抗>培塞利珠单抗+甲氨蝶呤片。(3)在ACR70方面,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片(OR=8.00,95%CI:2.31-27.69,P <0.05)、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片(OR=4.26,95%CI:2.51-7.21,P <0.05)、托珠单抗+甲氨蝶呤片(OR=3.51,95%CI:1.82-6.80,P <0.05)的治疗效果优于甲氨蝶呤片;ACR70概率排序结果为英夫利昔单抗+甲氨蝶呤片>依那西普+甲氨蝶呤片>托珠单抗+甲氨蝶呤片>培塞利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甲氨蝶呤片。(4)在红细胞沉降率方面,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片(SMD=-9.23,95%CI:-16.55至-1.92,P <0.05)治疗效果优于依那西普及甲氨蝶呤片(SMD=14.59,95%CI:7.28-21.91,P <0.05)。红细胞沉降率概率排序结果为依那西普+甲氨蝶呤片>英夫利昔单抗+甲氨蝶呤片>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甲氨蝶呤片>甲氨蝶呤片。(5)在不良反应方面,安慰剂(OR=0.62,95%CI:0.39-0.99,P <0.05)优于英夫利昔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OR=0.44,95%CI:0.25-0.7rectal microbiome8,P <0.05)。不良反应概率排序结果为安慰剂>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甲氨蝶呤片>培塞利珠单抗>依那西普。结论:基于39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证据表明,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片(高级强推荐)在临床中可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对较好,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片(高级强推荐)可作为次选。

MRI三维观察血管压迫神经根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和非疼痛人群中差异

目的 以影像解剖学论证血管神经根冲突(neurovascular conflict or compression,NVC)是引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主要病因,完善NVC理论。方法 对SCH727965临床试验PTN组(n=48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侧)和无痛侧组(n=84侧)脑干区MRI进行多模态影像融合及三维体绘制重建,观察两组血管和神经接触比率,测量接触点与神经根距离、接触点血管袢弯曲程度以及血管袢平面与神经长轴的夹角。结果 疼痛侧动脉和神经接触的比率高于无疼痛侧,接触点较集中于三叉神经出脑干区。疼痛侧接触点血管袢曲率0.21_(中位数)(0.07_(四分位间距))mm^-1,cardiac device infections血管袢平面神经夹角线-面角36.18°_(中位数)(12.47°_(四分位间距)),线-线角36.68°_(中位数)(15.67°_(四分位间距));非疼痛侧曲率0.12_(中位数)(0.03_(四分位间距))mm^-1,夹角24.56°_(中位数)(12.09°_(四分位间距))和26.28°_(中位数)(17.49°_(四分位间距)),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疼痛和接触点位于入脑干区(root entrance zone,REZ)、血管袢曲率及血管袢神经夹角相关(P<0.05)。结论 责任动脉在PTN患者疼痛侧以更弯曲的弧度和更大的血管神经夹角,更集中地压迫三叉神经REZ区,这种特异性压迫与疼痛相关。

2010年至2021年江西省婺源县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及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病的发病水平、结核菌耐药情况,为今后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从国家“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和“婺源县统计局”获取2010年至2021年婺源县分年度的结核病传染病报告卡中个案信息和常住人口学数据,采用固体药敏法对培养阳性的标本开展药敏检测,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21年,婺源县共报告结核病2 864例,结核病年报告发病率为36/10万~8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结核病年发病率(52/10万~124/10万)略高于女性(19/10万~52/10BMS-907351万)。2 864例BLZ945结核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41±17Swine hepatitis E virus (swine HEV).53)岁,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84.22%),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为55.69%。2 864例结核病患者根据规范用药方案成功治疗率为91.89%(2 617/2 848)。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结核病整体耐药率为22.55%,多耐药率为10.64%,耐多药率为6.38%。结论 婺源县结核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耐药结核病患者比例较高。今后应提高对男性、高龄居民等重点人群关注,做到重点宣教、重点监测和重点干预,严格落实结核病患者规范治疗,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和耐药率。

酵母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不同体温变化的调控机制探究

研究背景: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是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探究肥胖的成因及干预措施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热量摄取过量或消耗不足所造成的能量不平衡,是造成肥胖的根本原因。既往的减肥重点是增加运动和减少摄食,但由于依从性差和再复发风险高,使得实际结局并不理想。目前,药理学干预肥胖已成为新的重要方向,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抑制脂肪吸收或增加能量消耗以达到减肥目的。而通过提高机体基础代谢和适应性产热是最有效和最关键的增加能量消耗的途径之一,其中升高体温和降低环境温度以增加基础代谢和适应性产热导致的能量消耗是有效减肥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核心温度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10%-13%;环境温度每降低1℃,机体需要消耗46.3 kcal/m2/d。因此,体温调控机制的探究对于寻找干预肥胖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感染引起的发热反应是机体在应对外界环境刺激时大脑调控体温升高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各系统活动增加,基础代谢消耗和适应性产热均显著增加。下丘脑视前区(the Preoptic area,POA)是体温调节中心,主导因环境温度改变和感染引起的体温调控,其中内侧视前区(the medial Preoptic area,MPA)、外侧视前区(the lateral Preoptic area,LPO)、腹内侧视前区(the ventral medial Preoptic area,VMPO)、中位视前核(the median Preoptic nucleus,MnPO)、内视前区(the medial Preoptic area,MPO)和腹侧视前区(the ventrolateral Preoptic area,VLPO)参与其中。目前认为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发热在外周和中枢的机制是相似的,但临床上发现细菌感染可导致短暂的高热或低体温,真菌感染则引起持久反复的低水平发热,未发现低体温现象。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均表明细菌引起的发热向低体温这一转变与低环境温度相关,并且是预后差的征兆。然而为什么真菌性发热容易持久反复,真菌感染是否也会依赖环境温度引起低体温,细菌和真菌引起体温表现差异的机制是什么,均不清楚。这些体温差异调控机制的解析有助于理解体温调控的过程,为干预肥胖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研究方法:1.实验动物:C57BL/6N雄性小鼠(八周),12 h:12 h的暗-光环境、自由饮食、22℃和50%湿度条件下适应一周,所有注射统一在早晨9:00。2.动物模型:50μg/kg革兰氏阴性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溶液经尾静脉注射以诱导细菌感染性体温变化;20%安琪酵母混悬液以10 mL/kg剂量LBH589配制经颈背部皮下注射以诱导真菌感染性体温变化,分为实验前禁食12 h和全程自由饮食两组。对照组用相同方式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动物分为LPS组、酵母组、盐水组。3.测温方法:直肠测温仪、腹腔微芯片遥测、红外成像仪分别监测小鼠直肠温度、腹腔核心温度、背部皮肤和尾部温度及肩胛区产热情况。4.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肩胛区棕色脂肪组织解耦连蛋白(Uncoupling protein-l,UCP-1)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水平,以评估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情况。5.发热率的计算:汇总所有LPS和酵母诱导体温变化的结果,比较三种不同的测温方法对LPS和酵母致热性的影响。6.分别在30℃、26℃和22℃环境温度下,比较LPS和酵母诱导小鼠的体温变化。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温升至最高或最低点时,完整剥离小鼠脑组织,采集4个30μm厚的冠状脑切片(Bregma 0.38 mm-0.02 mm),监测下丘脑POA区c-Fos的表达情况,并用Adobe photoDibutyryl-cAMP生产商shop和Image Fiji等软件将脑图谱合并到全脑染色图,划分大脑区域,计数下丘脑POA区及其各核团的c-Fos+细胞数量。8.统计学处理:使用IBM 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采用双尾非配对学生t检验对不同组进行比较。*P<0.05,**P<0.01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所有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结果:1.LPS诱导小鼠体温变化实验发现:较低浓度LPS和较高环境温度更容易诱导小鼠发热;50 μg/kg的LPS可引起小鼠直肠温度、腹腔核心温度、背部红外温度均升高,最高升温值分别为1℃、3℃、2℃;体温峰值均出现在注射后4h。2.酵母诱导小鼠体温变化结果发现:真菌性发热不受饮食状态影响,酵母诱导禁食组和自由饮食组小鼠直肠温度和背部红外温度升高2℃、腹腔核心温度升高3℃;禁食组直肠或背部红外温度未检测到峰值,核心温度峰值出现在注射后5 h;自由饮食组直肠温度、核心温度、背部红外温度峰值分别出现在注射后7 h、5 h、6 h。3.免疫印迹、肩胛区温度结果发现:LPS和酵母诱导的体温升高伴随肩胛区棕色脂肪产热增多、尾部散热减少,LPS引起UCP-1和TH蛋白表达增多,而酵母没有。4.所有实验结果的发热率证明:酵母诱导的升温作用更稳定、更耐受实验操作刺激。5.三种不同环境温度下实验结果发现:LPS在30℃环境温度下引起小鼠发热,而在26℃或22℃条件下导致低体温;酵母则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Programmed ribosomal frameshifting始终引起持久发热。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与盐水组相比:30℃环境温度时,LPS和酵母均激活更多下丘脑POA神经元;22℃时,仅酵母可激活更多POA神经元;三种发热情况下VMPO均被明显激活;LPS引起小鼠低体温时MPO明显激活。结论:1.酵母比LPS具有更强、更稳定的升体温作用,且不受实验操作刺激、饮食状态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这与临床上真菌感染常表现为持久反复的发热是相符的。2.酵母与LPS的致升温作用以增加肩胛区棕色脂肪产热、减少尾部散热为基础。3.低环境温度下LPS导致低体温而非升温,是由于下丘脑POA神经元的激活缺失,主要是VMPO神经元的激活失败、MPO神经元的超常激活。4.红外测温是比直肠测温更直接方便、比腹腔遥测更便捷的方法。